梅州市智慧教育平台

东山中学

>学校首页>校园风采>高三校区>内容详情

高中08届陈永深校友归宁母校 作关于新高考和生涯规划的讲座

发布时间: 2019-12-10 08:01 发布单位: 高一校区 浏览量: 3751 【公开】

2019127日晚,国家生涯规划师、思知生涯联合创始人、高中08届陈永深校友归宁母校,在剑英校区3303演播室,为高一全体学生作关于新高考和生涯规划的讲座,讲座包含《新高考背景下,如何做好生涯规划》和《多样升学途径,早知道》两个主题,同时,永深校友印发了学生生涯规划测评报告与“生涯规划,遇见未来”的相关资料给每位学生。两个主题紧扣新高考改革,理论联系实际,案例典型新颖,讲座深入浅出,幽默风趣,引人深思。


微信图片_20191208112309.jpg


主题一《新高考背景下,如何做好生涯规划》,主要介绍了七方面内容。

一是“新高考,‘新在哪’”。简介了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和多元录取以及志愿填报的变化,得出“知己知彼赢未来”的结论。

二是从自我反思、职业发展方向、选科组合与要求、政策要求等角度指出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提出选科三点建议。

三是探索外部世界。介绍了八大类职业、20类行业;从大学层次、性质、分布等角度介绍了大学,尤其分析了个别大学;简介了十三个学科门类、92个一级学科和506个二级学科;结合院校与专业要求分析了高中生涯规划测评的相关数据,指出应从“研究方向、学习内容、适合职业、如何报考、专业要求”五方面去正确理解专业;强调高中生应该从不同工作类型角度,初步思考生涯规划;介绍权威官网,关注权威发布。

四是探索自我。介绍“冰山理论”,分析专业门类优势匹配度;结合权威测评工具,介绍能力特征、个性特征、兴趣特征、社会适应性等。从个性匹配、兴趣志向、学业优势等方面解读高中生涯规划测评。

五是生涯规划需要具备的一些能力。介绍“四象限时间管理图”,鼓励从六个方面做一个有魅力的人,指出高中生六大核心能力——学习、思维、观察、表达、协作、心理能力,介绍决策平衡单。

六是随时随地进行的生涯访谈。

七是做一份自己的生涯规划书。结合印发资料,分析如何撰写生涯规划书。可分三个阶段进行:高一为初始生涯,蓄势待发;高二为规划生涯,扬帆起航;高三为决策生涯,点亮未来。


微信图片_20191208112132.jpg


主题二《多样升学途径,早知道》,主要介绍了高考招录分类、自主招生、综合评价录取、专项计划、艺术类专业和体育类专业、高考农村专项计划等内容,结合广东实际与东中往届考生情况,引入权威数据与典型案例,简明扼要介绍各类招考的特点、要求、流程、利弊及建议。提出五大建议:一是清晰了解自己的能力结构、性格特征、兴趣偏向和社会适应性;二是了解学校类别和十二个学科门类;三是参加学科竞赛,创造更多资本;四是参加研学与社会实践活动;五是分三阶段侧重做好生涯规划的相关环节(高一:生涯规划,了解自我;学能测评,扬长避短;参加竞赛,丰富简历;社会实践,外部认知。高二:职业认知,了解社会;外部探索,参加竞赛。高三:明确目标,增加动力;自主招生,综合评价;决胜高考,填报志愿)。

最后以两句话结束讲座内容:“我们的选择远比我们的能力更能表明我们是怎样的人——《哈利波特与密室》”“只要方向对了,就不怕路远”。



微信图片_20191208112136.jpg


同学们认真听讲,细心做笔记,部分班主任到场聆听,个别家长也来“偷听”。讲座效果较好,尤其在之前校区领导重视和班主任引导下,以及阅读生涯规划资料汇编的基础上聆听这次讲座,效率更高。

学生做了生涯规划测评,有助于更好地探索自我,多维度考虑选科,思考自己的生涯规划。希望学生用好系统的职业数据库、限考数据查询功能,同时根据自己的实际,结合院校与专业的要求,虚心征求师长意见,合理自主选科,切忌盲从跟风,随意随性。




编后语:

高一上学期临近期末,作为新高考第二届的学生,同学们也开始面临选科选考的抉择。为了更好帮助同学们合理选考,高一学生参与了高中生涯规划测评。测评旨在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分析大学专业发展优势与潜能,掌握学科选择的方法。

旧高考模式中,学生的成长规划和兴趣培养一直是容易被忽略的薄弱环节。此次新高考改革,学生选择的学科组合是学生高中学习、未来求学深造和职业谋划的重要依据。选科和生涯规划成为当下教学改革中的新内容、新亮点。

思知生涯规划测评报告从能力特征、个性特征、职业兴趣偏向以及社会适应性四个维度综合分析大学专业潜能,解读如何认识个性特质与某个专业匹配度,以及如何从自我特质出发找出与自己匹配的专业。



            报告从学科优势、专业职业发展兴趣和个人特质匹配角度综合建议学生个人专业发展方向。同学们可以依据测评结果做好短期、中期、长期的规划认知。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规划认识。首先,建议同学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学科优势,结合专业兴趣、职业发展和个人特质与专业匹配情况,对目标专业进行详细了解。其次,同学们可以根据意向专业和职业方向,结合自身成绩和个人特质与专业的匹配情况,对目标专业和职业充分认知或体验。再次,同学们也可以从个人特质匹配专业角度出发,结合个人职业兴趣发展方向以及成绩情况作为参考选择。


专业推荐.jpg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梅州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技术运营支持:梅州市教师发展中心&武汉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梅州市教育局(C) 版权所有 粤ICP备09054200号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

关闭

扫码登录更安全

空间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二维码已失效 请点击刷新
请打开人人通空间APP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扫描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取消二维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