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广东省中学化学深度学习教改实验”梅州市课题结题鉴定会在我校举行
凤凰花开红似火,共证收获成长时。为深入推进梅州市中学化学深度学习课题研究工作,发挥教育科研的引领作用,促进教学与科研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全市化学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2023年6月14日,新时代广东省中学化学深度学习教改实验课题“中学化学深度学习区域推进的实践研究”结题汇报鉴定会在我校举行。参加本次会议的领导和专家有:嘉应学院教育科学院张登山副院长、梅州市教师发展中心正高级教师张书良老师、东山中学王永新副校长、曾宪梓中学王海英副校长、东山中学校区副校长正高级教师石勇老师、梅县外国语学校杨庆平副校长、梅州市教育局科研办负责人洪华标老师、梅江区教师发展中心化学教研员罗焕添老师、平远县教师发展中心化学教研员肖承云副部长、丰顺县教师发展中心化学教研员刘志豪副部长,与会的还有各个课题组的主持人及部分成员。
参会人员合影
东山中学王永新副校长致辞。王校长代表学校对各位领导、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向为课题顺利结题而付出艰辛努力的各课题组全体成员表示衷心的祝贺。王校长充分肯定了“新时代广东省中学化学深度学习教改实验”梅州市9个课题组在课题研究中取得的成绩,以及辐射引领作用,希望通过课题研究,搭建教师学习和研讨的平台,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提高,在实践中总结,充分利用研究成果,转变教学理念,进一步加强教学研究,使我们的教学、科研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王永新副校长致辞
“新时代广东省中学化学深度学习教改实验”梅州市9个课题:梅州市教师发展中心的实验基地课题“中学化学深度学习区域推进的实践研究”、实验学校东山中学的“新时代高中化学课程育人价值的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曾宪梓中学的“高中化学深度学习的问题情境创设与实施研究”课题、学艺中学的“中学化学深度学习的课堂学习设计与实施”课题、梅州中学的“高中化学深度学习的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研究”课题、广东梅县外国语学校的“高中化学深度学习的评价活动设计与实施研究”课题、平远县平远中学的“中学化学深度学习的课堂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研究”课题、平远县田家炳中学的“中学化学深度学习的问题情境创设与实施研究”课题和丰顺县汤坑中学的“中学化学深度学习的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研究”课题等分别从课题研究的背景、现状、意义、目标、内容、方法、步骤、成果等方面对课题研究的情况在会上作了详细的汇报。
实验基地课题主持人肖永刚老师作汇报
在课题结题报告汇报后,评审专家们分别对课题进行了鉴定指导,一致认为9个课题有如下特点:一是各个课题研究内容的选取切合时代要求,本研究主要围绕课程育人功能、问题情境创设、单元教学设计、课堂学习活动、活动评价设计五个方面来研究,切合新课标的要求。二是研究形式好,研究的模式有新突破,所创设的“石墨结构”层次空间立体教研机制,形成了区域协作的教研共同体,使研究内容更为丰富;使课题研究的影响力更大,更有利于丰富课题研究的成果,更有利于凝聚团队的力量。三是研究成果丰硕,形式多样,有发表论文,有教师获奖,有教学资源,还有示范引领。专家组认为,本次结题的9个课题研究方向明确,经课题组成员三年时间的努力,已完成了预设的各项研究任务,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课题成果符合结题鉴定要求,专家组一致同意9个课题的成果鉴定通过。
与会专家对各课题作评析
东山中学曾聪老师给与会老师展示了课题最新研究的成果课例:《药物分子的发现与合成》。曾老师以药物“阿司匹林”的发现与合成为切入点,进行有机合成路线设计。她采用任务驱动的形式,围绕合成“水杨酸-乙酰水杨酸-缓释阿司匹林”的知识线索逐步推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使学生从中感受药物研发过程,体会科学研究的过程,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受到了与会老师充分肯定与赞赏。
曾聪老师汇报展示课例
以终为始,方得始终。结题不是研究的终点,而是我们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的起点。本次结题鉴定会议主持人,市教师发展中心化学教研员曾洁萍老师希望各课题全体成员要以此为契机,研而后思,思而致行,不断发掘课题研究的发力点与增长点,以研促教,让科研为教师成长赋能,在课题研究中再度续写新篇章。
撰稿人:张英 黄海瑜
一审:廖大荣
二审:饶玉祥
三审:郭思健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