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相学习取经验,交流分享促成长。高一校区利用晨会,邀请了三位“启明星”计划讲师分享学习心得和学习方法。
高一校区为“启明星”讲师颁发聘书
数学:多听多做多思,学通学优学变
数学是一门对逻辑思维、运算能力都有很高要求的学科。来自高一(9)班的数学科讲师陈嘉豪同学根据自己的学习经历提出三条中肯的建议:多听、多做、多思。首先课堂多听,提高效率。高中数学的知识点多、难度大,题目变化灵活。这就要求同学们在课堂上,全身心投入,高质量听课,打好知识基础。遇到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或难题应及时做好记录,多问、多思、多角度优化解题逻辑。其次课后多做,巩固提升。课后应及时巩固,多做练习,自我检验知识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培养解题思维的严谨性,提高答题的准确率,应做到“懂的都会,会的都对”。最后勤学善思,学以致用。在学习中同学们会发现一题多解的现象,这就要求大家既要注意与知识点相印证的解题通法,也应适当发散性思维延伸到最优解法。以通法为根本,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借优法互证,才能处变不惊,临难不慌。
化学:针对弱项补短板,优化结构促精优
对选考化学科目的同学,来自高一(5)班的化学讲师张思涵分享了几点自己的经验和看法:首先,适当练习巩固加深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新高考化学侧重对科学思维的考查,无意义的背诵显然以不是学习的最佳方法。他建议同学们应“学而练,练而精,精而优”。其次,根据自己的薄弱点有针对性地练习和系统化地总结。刷题只是手段,总结经验和教训才是关键。只有找准问题的症结,才能补齐学习的短板,进而最大发挥优势。再次,明晰概念理论,构建知识体系。面对抽象的概念理论,同学们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借助网络、书籍查阅相关资料,在弄懂的基础上优化知识结构,提高化学思维水平,拓展科学想象空间,形成准确明晰的概念理论体系。
历史:深全严细求精益,观史鉴今思进退
来自高一(24)班的“启明星”历史学科讲师李经宇同学,特别强调任何学科的学习都应以兴趣为前提,就历史科来说,课外广泛涉猎,培养历史兴趣是学好历史的第一步;此外还要以唯物史观为主线客观、辩证、历史地探究历史问题。作为社会科学之王,历史学科也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力求做到全、细、精。首先,系统化学习,构建知识体系求全。学习历史应结合时间线和事件发展,形成点、线、面一体的知识体系,才能整体把握。其次,重视基础知识,笔记整理和记忆做到知识点“细”,尤其要明晰教材上专业表述和概念区分。再次,要用刨根问底的探究精神求精。历史题以材料为依托,解题的过程中需要用探究的精神剖析材料。随着新高考的改革,历史学科命题难度上升,对思维逻辑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在平常应该多问“为什么”。总之,历史的学习是积累的过程,认清自我,端正态度,善于总结,敢于挑战才是历史学习的正道。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本次“启明星”讲师学习经验分享会催人奋进,颗颗启明星犹如一盏盏灯,予人方向,给人力量。希望同学们不负韶华梦,赋能启远航。手握星辉,执笔为剑,心之所向,行必至之。
陈嘉豪高一(9)班,“启明星”数学讲师。曾两次取得数学单科成绩年级第一名,四次获得“总分卓越奖”,两次获得“总分优胜奖”,并在英语基础知识竞赛中获得二等奖。座右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张思涵高一(5)班,“启明星”化学讲师。多次获得总分优胜奖和单科卓越奖;2022-2023年度期中考试荣获综合总分二等奖。座右铭:学无止境。
李经宇高一(24)班,“启明星”历史讲师。在第19届“外研社杯”全国英语素养大赛取得广东赛区优胜奖;荣获梅州市第38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暨第8届中小学创客创作大赛三等奖;荣获梅州市教育系统“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主题征文活动一等奖。座右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拟稿丨欧阳莉
一审丨廖大荣
二审丨饶玉祥
三审丨郭思健
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获取更多精彩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