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下午,“南方教研大讲堂”第54场|高中数学专场“注重通性通法 发展核心素养——广东省普通高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评价主题研讨活动”举办。我校周东贤老师受邀在“南方教研大讲堂”这一广东省高端教研平台展示优质课例,这也是梅州高中课例首次荣登“南方教研大讲堂”!
本次活动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学教材研究室中学数学教研员吴有昌教授策划、组织、主持,支持单位有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广东省基础教育高中数学学科教研基地(梅州)、广东梅县东山中学。嘉宾有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学教材研究室中学数学教研员吴有昌、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副教授冯伟贞、中山纪念中学党委委员、副校长梁世锋、梅州市教师发展中心中学数学教研员刘迪生、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数学科组长周建锋、广东梅县东山中数学教研组长周东贤、现任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数学一级教师张耀武。大咖云集,名师荟萃!
南方教研大讲堂首先从周东贤老师执教的优秀课例《基本不等式》开始。周老师从重要不等式代换得到基本不等式,感受数学知识间的联系,挖掘数学的通性。然后通过探究活动研究基本不等式的几何背景,寻求它的几何解释,直观展示了“基本不等式”从“不等到相等”的变化过程,能够引导学生从建立过程、证明方法和几何解释多个角度认识“基本不等式”,加深学生对“基本不等式”的理解。最后在例题环节上,注重分析基本不等式两个正数和与积的确定关系这结构特征,引导学生从识结构、造结构出发,寻找解决问题的通法。
周老师优秀课例的形成离不开省、市领导的大力支持与优秀团队的齐心协作。接到课例展示任务后,市教育局、市教师发展中心、广东省基础教育高中数学学科教研基地(梅州)高度重视,迅速成立研课磨课团队,形成以省教研院—华南师大—市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基地—东山中学五级联动的研磨机制。
在研磨过程中,我们有幸得到了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中学数学教研员吴有昌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冯伟贞副院长和苏洪雨老师的悉心指导,磨课团队教师反复研讨论证,教学设计和课件研磨了10余次,课例的提炼历经了一个多月,最终确定教学方案,并录制成功。
我校数学教研组全体教师参与了此次“南方教研大讲堂”活动,大家通过学习对“通性通法”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表示课堂展示、教研沙龙和专家讲座都非常的实在和精彩,受益匪浅。
高一数学教研组长王奇芬说:“两位老师的课例,对理清数学通性通法的内涵,探讨在数学教学中的实施与落实,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借鉴。在新课标、新高考下。我们教研组要加强通性通法的研究,立足校本教研,对理论和实践要有机结合,注重数学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数学教师丘艳平老师说:“从高考数学试题中可以明显看出,高考重视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通性通法的考查。注重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是新课标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要求,是对数学知识最高层次的概括和提炼。这次学习让我受益匪浅。”
数学教师黄神养老师说:“这次学习让我深刻体会到通性通法重要性,对今后教学帮助很大,希望以后能多点这样的活动。”
作为这次“南方教研大讲堂”活动的参与者,我们衷心感谢省教研院和市教师发展中心给予东山中学数学组宝贵的锻炼机会,感谢华南师范大学专家们、市教研员深入课堂悉心指导,让老师们对于通性通法的认识不断明晰深刻,对于数学教育教学的理解不断提升,教学理念得到极大改进。
这次课例的成功展示,也充分展现了我校学生浓厚的学习氛围和良好的精神状态,体现了我校数学组的教学教研实力,进一步推动我校教学教研上新台阶,续写新篇章!
图片、撰稿:数学教研组
一审:廖大荣
二审:饶玉祥
三审:郭思健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