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6日上午,由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主办的“高中数学建模(应用)能力展示活动”第二阶段论文答辩会在北京顺利召开。教育部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王尚志教授、北京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秘书长黄海洋教授、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副院长陈清华教授等15所大学的23位数学教育教学领域的专家组成的全国评审委员会,对从全国4000多篇经层层选拔出来的参加全国评审的70篇优秀论文进行了评审。来自北京市、广东省、辽宁省等42所优质中学的140名高一、高二的学生参加了数学建模论文线上答辩活动。
经过上午近3个小时的答辩,以及各位专家下午的热烈讨论,最后评选出了本次“高中数学建模(应用)能力展示活动”第二阶段论文获奖名单。
我校学生陈永峰、林煜、张卓楠,以数学建模成果《东山中学校门口交通优化管理研究》,作论文线上答辩活动,数学组组长刘迪生老师指导学生答辩活动(广东共有两支队伍参加答辩活动)。三位学生围绕“建模的背景、建模的问题,建模的方法以及建模的实际应用”答辩落落大方,思维灵动,很好地表达了论文写作的思路和所用的数学方法,对评委专家提出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答辩,得到评委的高度肯定,获得高中数学建模(应用)能力展示活动一等奖的好成绩!
2019年11月,我们东山中学成功申报“京师数学建模教育中心实践基地”,组建了专门的指导教师团队。数学建模基地主要宗旨是为教师的数学建模专业发展提供平台,通过组织数学建模活动,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2020年10月,我们组建了东山中学数学建模协会。老师们在课余时间经常给同学们讲数学建模课。
首届全国中学生数学建模应用能力大赛中,我们基地积极组织学生参加,高一、高二共报名95人,并取得了优异成绩,一等奖11人,二等奖19人,三等奖38人。同学们也从感受到了数学应用的奇妙!
在第二轮的建模论文比赛中,我们的学生也热情参与,共交上来十来篇的参赛论文,初评时高一高二各有一篇论文获得答辩机会,终评时我们高二参赛队论文获得全国71支队伍的其中一支(广东共有两支队伍)进入最后的答辩。
我校以刘迪生为组长的指导教师团队,从紧张忙碌的教学中抽出空挡,利用周末时间,精心给学生给予指导,并在答辩前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演练,帮助学生熟悉线上答辩的各个环节。师生团队在答辩环节不负众望,取得优异的成绩。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