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下午,为更好适应新高考改革要求,探索拔尖生培养新模式,提升拔尖生培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优化拔尖生培养机制,学校在尊师楼203会议室召开了新高考背景下拔尖生培养研讨交流会。与会人员有:学校郭思健校长、分管教学李炜豪副校长、各校区正副校长、教务科正副科长、各年级学科骨干教师代表等50余人。会议由石勇科长主持。
会上,各学科骨干教师代表就如何带好拔尖生、做好拔尖生管理、拔尖生培养过程所遇困难及解决方案等进行了研讨与交流。在拔尖生综合选拔、高考命题导向剖析、竞争与合作学习氛围、有效重复学习、学科学习分配、校际合作交流等方面达成共识,并立足学科特点,结合学校实际,提出了可行性培养方案。
李炜豪副校长强调当前拔尖生培养工作尤为重要。他认为,学校拔尖生培养工作应立足之前的探索,进一步理清思路:一要精选苗子,深入校区观察发现综合选择;二要精细打磨,扬长补短、精准分析、精准施策、群策群力;三要组建优秀团队,发挥教师力量,以团队决胜高考。并希冀将此次研讨会产生的各项成果整理汇编,推广全校教师学习借鉴。
郭思健校长明确指出研讨交流会是学校面对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试图探索新路径、新方法,致力取得新突破、新成绩的重要举措。他强调,新高考背景下的拔尖生培养工作,应在这五个字上下功夫:一是“高”,政治站位要高、目标要求要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探索个性化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二是“稳”,既要敢于创新超越,又要稳中求进;既不要急功冒进,又不要观望等待、错失良机。三是“准”,精准施策、尽锐出战。苗子选得准,导师用得准,问题找得准,“对症下药”准。四是“狠”,拔尖生严于律己,教师敢于用“力”。五是“同”,协同作战,初高中协同、高中三个校区协同、高中三年协同、班科任协同;资源共享,校区内、校区间、校内外资源共享;实现师生共同发展。
与会人员畅所欲言,达成行动共识。针对目前剖析的具体问题,紧扣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预期目标,在解决路径上下功夫,力求拔尖生培养有新突破。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