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能源消耗总体情况
至2018年,我校总建筑面积173,069平方米;2017年度用能人数4,984人,其中编制人数486人;公车总数2辆,均为汽油车。能源资源消耗主要是办公及日常用电、用水,公车耗油等。由于政府支持,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监察中心领导的具体指导,学校高度重视能源资源节能工作,加大对节能设施设备的投资和改造,学校能源资源消耗量逐年下降。
二、节能管理工作情况
(一)节能管理制度建设
1.2018年,学校成立了管理节能工作小组,并制定了《广东梅县东山中学节能管理制度》《节能办公室工作职责》。
2.计划聘请专业节能技术公司协助制定2018度节能目标和实施方案。并在制定好目标和方案上报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节能监察中心备案。本项工作已与梅州市中生节能低碳技术有限公司协商中,同时计划委托该公司负责学校的节能审计工作。
(二)节能管理工作机构
1.学校节能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郭思健
副组长:廖承莹
成 员:林铭绪、张开贤、王永新、何兴平、姚勇文、饶玉祥、谭天树、张佳、黄焕忠、石勇、彭伟、刘志宏、田良、谢荣伟、陈庆中、申宇忠及学校水电工
2.学校节能办公室:
主任:黄焕忠(兼)
副主任:申宇忠、陈庆中(兼)
成员:刘洲、徐朝晖、张小京、温平升、吴勇、李瑞明、江党成张思均
(三)能源消费计量、监测和统计情况
按市经信局的要求实行能源资源消费分户、分类、分项统计;由总务科陈庆中副科长负责能源资源消费统计及上报工作;如实记录能源资源消费原始数据,建立统计台账;按规定及时向市经信局报送年度能源资源消费状况报告及各类报表。
(四)计划委托梅州市中生节能低碳技术有限公司负责学校能源审计工作,对学校用能系统、设备的运行及使用能源消费情况进行技术和经济性评价;并根据审计结果提出节能方案,学校节能办公室将据此制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具体措施。
(五)认真落实《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第十八条和《广东省公共机构节能办法》第十二条规定,依法依规采购列入节能产品、设备政府名录和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名录中的产品、设备,近两年学校采购及引入社会投资的空调设备全部都是节能二级能效和 3C认证,坚决不采购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产品和设备。
(六)重点用能系统、设备节能运行情况
学生宿舍空调和教学场馆的空调设备按节能规定正常运行,电梯只有一台,安装在体育馆,是残疾人电梯,平时基本不用,由专业电梯公司进行维护。学校食堂是公办食堂,按照市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要求全部厨房设备均改用节能型电气产品,学校从2010年开始采用BOT模式引入社会投资将学校宿舍太阳能热水系统全部改为空气能热泵系统,淘汰了电加热开水机,全校改用直饮水系统;2017年采用BOT模式引入企业投资建设和管理学生宿舍空调系统,不仅改善了学生的生活条件和老师的工作条件,而且大大节省了水电。
(七)公务用车配备、使用及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情况
学校公务用车只有两台汽油用车,无新能源汽车,按照规定用途使用公务用车,由办公室执行规范用车制度。
(八)节约用水情况和废旧商品回收利用情况
学校从2016年开始投资逐步改造用水管网,生活区用市政自来水,教学区和绿化用水全部用自抽水,尽最大努力杜绝地下管网渗漏,两台自来水加压泵采用变频水泵,两台老式加压泵采用时控加压;逐步将教学区卫生间的水箱全部换成节水水箱,至10月底,已换了150个水箱。
三、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我校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总体上看,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下一步我校将重点采取以下措施,进一步提高公共机构节能的成效。
(一)加大节能改造力度。加强对大能耗设备的监控,尽量减少使用并加大改造力度。严格执行车辆淘汰制度。加快淘汰高耗能的办公设备。去年在市经信局节能监察中心的支持下,争取省节能专项资金15万元,用于教学场馆的LED节能改造,2018年度争取政府支持全面完成节能灯管(LED灯)的更换,并争取进行室外照明LED节能改造,积极推进办公室资源循环利用。
(二)加强节能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工作人员公共机构节能的意识,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适时举办节能专题讲座,通过学校网站、宣传栏、专题班会、社团活动课等多种形式广泛进行节能宣传,提高节能管理能力,营造公共机构节能的良好氛围。
(三)深化机关节能管理。严格执行我校已有的各项节能制度规定,强化公务车节油、车辆维修、办公节电、日常节水、办公耗材、数据中心机房及其它节能事务管理措施。
(四)完善节能考核评价。不断完善节能降耗工作目标责任制和问责制,切实加强对节能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对成绩突出的予以表彰和奖励,对考核不达标的科室通报批评和问责。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