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下哪些考生将受益
高三校区召开高考备考指导早会
2022年10月10日早会时间,高三校区召开主题早会,表彰9月月考先进班级及个人,同时针对新高考形势给同学们作备考指导。早会由团委副书记周东贤老师主持。
主会场举行升旗仪式,奏唱国歌,齐唱东山颂
早会由团委副书记周东贤老师主持
教务科副科长钟志伟老师首先对9月月考情况作总结表彰。钟科长指出月考的意义在于检查阶段性知识掌握的情况和不断磨砺考试状态和心态,希望同学们总结月考经验,正视月考不足,及时复盘、及时总结。钟科长表彰了此次月考总分平均分优胜的班级和物理方向年级前20名、历史方向年级前10名的同学,希望取得成绩的班级和个人不断追求卓越,并鼓励其他同学向先进者学习,续攀学习高峰!
教务科副科长钟志伟老师对9月月考情况作总结表彰
随后,高三校区何兴平校长作《新高考下哪些考生将受益》的主题发言。何校长从今年考生感觉数学高考试题“难”的现象说起,分析新高考下高考题目越来越难的原因,指出高考功能的定位是“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高考不是为高中老师教学服务的,而是为高校选拔学生服务的;高考选拔的人才,不是刷题机器,而是“能够独立思考,能够发现问题,能够分析问题,能够解决问题”的学生;高考赋分制度,也决定了高考题的难度。综合以上因素,新高考下,未来高考不会变简单,而是越来越难,这个难,主要体现在题目更灵活,更加注重学以致用,而不是死记硬背。
面对新高考题目难的趋势,哪些学生会在新高考中受益?何校长强调了四个方面:一是基础扎实的学生。高考80%的题考察的都是基础,如果能把高考当中的基础题和中档题都拿下,高考就稳赢了。夯实基础必须要回归课本,把课本上的知识点都掌握透彻,认真研究教材上的典型案例和针对性习题,构建知识框架,做好系统梳理,将分散的知识点融会贯通。二是思维灵活的学生。新高考要求学生有比较广的阅读面和知识面,了解时政和现实问题,从情境里提取信息,然后去解决问题。三是不偏科的学生。新高考给学生提供了可以自主选择的机会,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科目和其他学生进行比较。对于有偏科的学生,一科成绩赋分就会拉开很大的差距,有弱科的学生必须要对薄弱知识点进行重要的突破。如果不偏科,选考科目中还能有一门优势学科,那么学生就更加可能凭借这一门科目获得胜利。四是心态好的学生。不要寄希望于高考题目简单,高考题目难是正常的,但是高考考场中一定要有“我难人难,我不畏难;我易人易,我不大意”的心理准备,面对难题,保持良好的心态,坚定信心,从容应对,结果都不会太差。
高三校区何兴平校长作《新高考下哪些考生将受益》的主题发言
何校长在以上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还从同学们备考的实际出发,就考生应该怎样应对越来越难的高考给出三点建议:一是希望同学们要直面挑战,摆正心态,学习是自己的,考试是必然的,努力提升成绩,心无旁骛地努力,就是最该做的。二希望同学们要重视每一次模拟考试,不要觉得模拟考试很简单,高考就可以一网打尽,应该细心感受题型的变化,考试的难点和重点,总结出答题技巧。在每一次模拟考试中,都要明白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并且查缺补漏,及时向老师提问,增加自己的考试体验感。三是希望同学们了解自己的优势学科。在新的高考模式下,要清楚地了解自己要选择的科目,不要在高三的时候,还在纠结自己在高考时专业怎么选,在平时就把自己想选的选出来,作为重点的学习内容,在选择的科目上多用功。
在高考时,就可以一下子找到答题的感觉,直接作答,没有纠结和迟疑,这有助于自己在该得到的分数上不丢分。
何校长的主题发言,针对实际,切入肯綮,让同学们意识到新高考不是更难了,而是考得更活了,是社会的发展让高考更加灵活,更加有深度。新高考能够在众多的考生中,选拔出佼佼者,这不是将教育分等,而是公平竞争,能者上位。同学们纷纷表示要正视新高考客观实际,加强学习的主动努力,注重扎实基础、强化思维训练、力求不偏科、具备好心态,在每一次考试中反思总结,寻求突破,为高考目标实现而不懈奋斗。
拟稿:林笑
图片:林笑
一审:杨茹波、肖任承
二审:何兴平
三审:郭思健
(高三校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